水稻优质多穗型恢复系广恢998的选育及其应用
201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针对当时华南三系杂交稻多为大穗少穗型,高产稳产性差、品质与抗性不理想、早中迟熟类型配套不齐全等问题,本项目成果从恢复系的创制入手,开展了系统的育种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
1、根据华南双季稻区的气候生态与生产条件,首次提出了通过构建光能高效利用的多穗型恢复系株型,扩大遗传距离、聚合优质与抗性等技术途径,培育出第一个光能高效利用的优质抗病多穗型恢复系广恢998,并利用其育成杂交稻组合16个通过审定(7个组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其中感温型早中迟熟组合10个,感光迟熟组合6个。 R998系列杂交稻在区试中,博优998等9个组合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均比对照品种多,且增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现高产稳产;秋优998等8个组合的品质达到国标优质1-3级;振优998等8个组合的稻瘟病抗性达到抗或高抗水平。R998成为首个配制组合多,且早中迟熟期配套 、感温感光类型齐全的优质抗病多穗型恢复系。R998系列组合的育成,成功地解决了杂交稻产量不高不稳、品质与抗性不理想等问题。
2、利用R998与Francis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QTL分析,在R998中共检测到21个控制分蘖数的增效QTLs、4个控制有效穗数的增效QTLs、6个控制千粒重的增效QTLs(其中qTGW3和qTGW8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1.52%和18.64%)、2个高收获指数的增效QTLs qHI8和qHI9(分别解释了表型变异的19.92%和6.89%) 、5个控制单株产量的增效QTLs(其中qGY8主效基因可解释表型变异的21.22%)、 47个控制上部3叶的叶长、叶宽和比叶重的QTLs。首次阐明了多穗型恢复系R998分蘖强、有效穗数多、高产稳产的重要遗传基础,为进一步的杂交稻高效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3、广恢998系列杂交稻高产稳产、品质优、抗性好,深受市场欢迎。博优998、秋优998与天优998等组合连续多年被列为农业部或/和广东、广西、湖南和江西等省的农业主导品种;博优998连续13年成为国家区试对照种、天优998连续6年成为广东、江西和国家区试对照种。这些标杆性的品种对于提高我国杂交稻育种技术水平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迄今,R998系列组合在全国累计种植面积达11264.96万亩(附件26-37),生产销售种子1.18亿公斤,累计新增利润42.3亿元,新增销售额 61.57亿元、新增税收6.34亿元,创造社会总产值1581.53亿元,共计新增加社会效益306.107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由于广恢998系列组合的抗性好,减少了农药施用,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污染,生态效益显著。成果的推广应用,首次实现了杂交稻“优质、高产、抗病性和适应性”的协调发展,加速了我国杂交稻的优质化进程。